法律微信:ABCD99994321

    

法律热线:17316942356

法律微信:ABCD99994321

图片展示

法律热线:15158117514


图片展示

专利诉讼

调查取证

侵权起诉

专利顾问

专利检索

专利咨询

专利申请

专利变更

外观设计

实用新型

发明专利

许可备案

专利复审

无效宣告

专利缴费

行政诉讼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指按照专利法的规定,由国家专利机关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在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对某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专利如何才能受到保护?一项新的发明创造只有申请专利,取得专利权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能取得专利的发明可以是产品发明,也可以是方法发明。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必须是产品专利申请。

外观设计专利: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新设计可以是线条、图案或色彩的平面设计,也可以是产品的立体造型。

技术专利,涉及到产品工作原则或结构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判断是否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定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应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专利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对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可以用于理解该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  

a)、外观设计专利权人在侵权诉讼中,应当提交其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图”,说明其外观设计保护的独创部位及内容;专利权人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已向中国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交“设计要点图”的,专利档案可以作为认定外观设计要点的证据。 

b)、外观设计专利权人请求保护色彩的,应当出具中国国家专利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关证据,用以确定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  

c)、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排除仅起功能、效果作用,而消费者在正常使用中看不见或者不对产品产生美感作用的设计内容。  

(2)、审查被控侵权产品与专利产品是否属于同类产品,不属于同类产品的,不构成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  

同类产品是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的前提,但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类似产品之间的外观设计亦可进行侵权判定。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的区别?

1.定义不同,也可理解为:保护对象的范围不同,发明专利的保护对象的范围涵盖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具体为:专利法所称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专利法所称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2.保护周期不同:发明专利保护周期为20年,实用新型的保护周期为10年。

3.审查制度不同:发明专利是两审制,并且先公开、后授权。具体过程为:初步审查--公开--实质审查--授权。实质审查,故名思义,就是对专利的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审查员要根据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书检索国内外已经公开的专利文献、出版物等资料进行对比,并评价专利的实用型、新颖性和创造性,只有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三性,才能够别授予专利权。 因此,发明专利的审查周期一般是在3年左右。

从市场角度讲,授权的发明专利的市场价值比较高,从法律角度讲:授权的发明专利的稳定性比较好。实用新型专利是一审制,只进行初步审查,有时候也称之为形式审查,在初步审查之后即可以授权,并且只公开授权的专利申请文件。因为实用新型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更不做检索,因此,实用新型有重复授权的可能性、更有技术方案不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情况存在。

从市场角度讲,授权的实用新型的市场价值相对发明低,从法律角度讲,授权的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不好。在进行维权的过程中,需要做“专利权评价报告”,对专利的三性进行评价,只有评价报告的结论是专利具有三性的前提下,才能够实施维权。

 

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区别:

一、解释:

1、专利权人:专利权的所有人及持有人的统称。即专利申请被批准时,被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既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2、发明人:专利法规定,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对发明创造具体实质性特点做出贡献的人称为发明人。发明人为自然人。

二、权利:

1、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

1)、专利人身权:指专利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或设计人,即署名权,署名权不因专利财产权的转让而消失。

2)、专利财产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独占权。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2)、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具体地讲,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3)、转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可以出卖、赠与、抵押,也可以作价投资入股,继承转让是由于法定原因而发生的转让,当专利权人(自然人)死亡后,专利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给有继承权的人。

2、发明人的权利:署名权,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Copyright © 2014-2021版权所有:夏晨凯,备案号:浙ICP备202102859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法律咨询
15158117514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二维码
在线客服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